在第41 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向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一线的全院教职员工致以诚挚感谢与亲切慰问,外国语学院于9 月 10 日在学院会议室隆重举办 “庆祝第 41 个教师节”主题活动。校党委书记陈祖亮教授和新任校级外语督导汪火焰教授受邀出席并讲话,外国语学院院长陈金平主持活动,全院教职员工齐聚一堂,共庆属于教育工作者的专属节日。

活动前期,学院精心筹备营造浓厚节日氛围:会议室现场摆放着精致茶歇、新鲜水果与美味披萨,“感恩有你,温暖同行”“感恩教师节,老师您辛苦了”“教师节快乐” 等一句句暖心标语随处可见,学院更为每位教师准备了承载着学院Logo与祝福的节日小礼品,让老师们深切感受到学院的关怀与暖意。




活动伊始,陈金平首先向全院教师送上节日祝福,并通报学院在上一学年的亮眼成绩,本年度学生四级通过率与考研录取率均创近年新高。他强调,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全体教师的辛勤付出与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面对势在必行的教育数智化转型趋势,陈金平指出,AI 已成为教学与研究的 “必备工具”,外语教师需主动拥抱技术变革,从 “教外语的老师” 转型为 “懂 AI 的科学家、会技术的文化传播者、能进行数据分析的跨文化交际专家”。他提到,学院已有教师率先探索 AI 应用,如利用虚拟仿真训练学生口语、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学习行为、借助数字化工具设计跨文化交际案例,展现出外语教育创新的 “外院速度”。同时陈金平进一步明确学院新学期数智化转型目标:将持续推进“两每工程”,教师要实现从“怕AI” 到 “爱 AI”、从 “要我学” 到 “我要学”、从 “单打独斗” 到 “协同共创”、从 “教书匠” 到 “数智师” 的转变,同时推动教学模式从 “用 AI 教” 向 “教学生用 AI 学” 升级,让 2025 级新生入学即能借助 AI 自主学习、备考四级、开展跨文化项目。他特别强调,AI 应用需避免 “为 AI 而 AI” 的表面化,要追求与课程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 “AI 用得好,四级过得早”,并紧扣教育初心,勉励老师们始终牢记教育本质,要以师德为“方向盘”,秉持教育温度与智慧,坚守立德树人初心,迎难而上,与学校数智化转型、高质量发展进程同频共振。

随后,校党委书记陈祖亮重温重要教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阐述了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的观点,强调教师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基础性与战略性地位,同时结合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他指出教育家精神涵盖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道德准则与职业要求,是教师前行的旗帜与灯塔。对于外语教育的初心与使命,陈祖亮提出,外语教育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学人之长、吸收他国优秀文化、传播中华璀璨文明”,他强调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汲取外来文化养分时,坚定文化自信,既要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个体,也要成为中外文化互通的桥梁。陈祖亮向所有致力于践行这份初心的外语教师致以节日问候。最后,陈祖亮寄语外国语学院,以育人为本,以数智化为翼,用AI重塑课堂,推动外语教育迈向智能新时代!

在暑期培训分享环节,周馥郁、赵静、陈媛三位老师分别以“AI 致蠢:危机与应对”“生成式 AI 的应用”“知识建构” 为题,结合暑期国外访学培训所学与一线教学实践,详细分享了AI 在外语听力口语训练、写作批改、课程设计及知识图谱构建等场景的具体应用方法,同时提出风险防范策略,并提供可直接落地的教学方案与工具清单,为其他教师开展 AI 教学创新提供了实用参考。
活动最后,陈金平作总结发言,再次向全院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他鼓励全体教师以更积极的姿态投身教育数智化转型,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学院新学年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此次教师节主题活动不仅让老师们感受到节日的关怀与温暖,更凝聚了全院教师的共识与力量,为外国语学院在AI 赋能外语教育的道路上持续前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