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大学英语第二教研室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教研室于6月7日在学2502举行了“一师一优课”的教学诊断课活动。本次教学诊断活动主要围绕《大学英语4》各层级课程展开,共有六位教师进行了说课和课堂教学演示,本次诊断课活动由公共外语课部副主任蔡喆老师主持。
蔡喆老师通过《大学英语B(4)》Unit 8 Go Traveling的教学设计展示,呈现了整体课程流程,重点阐述了关于“旅游”话题的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和选材设计思路,提出通过案例诠释“旅游秩序”中的“和谐社会”理念、“景点垃圾堆积”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要素,以及“景区消费陷阱”中的“法治社会”元素,为本单元的授课提供了思政融入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高莉莉老师讲授了《大学英语A(4)》Unit3的课程内容。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设计上,高老师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与运用,通过具体的实例结合PPT进行案例讲解,让教师们了解到英语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同时,高老师结合本单元的主题内容,从“企业家精神”入手,阐述了本单元的课程思政的融入过程。
周馥郁老师突出了团队合作和学术探究的精神,在教学中通过小组讨论和呈现,让教师们了解了问题的解决方式和规则。学习英语需要不断地与他人合作,与他人交流与协商。周老师的课堂给学员们带来了宝贵的团队合作与探究功夫。
陈默老师则注重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通过讲述教材中的生词、短语,将中国特色文化元素与英语语言知识有机融合。此外,陈老师的课堂非常活泼,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拓宽课堂教学的信息呈现方式,为教研室的老师们展示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
几位老师展示后,教研室全体教师就本次参加教学诊断老师的课堂展示进行了进行互评。教研室的老师们纷纷就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效率、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入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和意见,问题主要聚焦于授课过程中的交互有效性和课程思政元素“润物无声”的融入方式。在教学交互中,主要的问题是个别教师的互动方式过于单一;在教学方式上,部分教师仍然采用较为传统的单向讲授,未能充分应用线上设施和网络资源。在课程思政的融入中,个别教师授课存在思政元素融入过程比较生硬,思政内容比较零散,这些都是影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应成为大学英语日后教学改革和教学研讨的重点内容,形成“研—学—教—改”的教学闭环。
通过本次教学诊断课活动,老师们不仅解决了一些教学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交流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了个人和团队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为大学英语第二教研室的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老师们获得了新的经验和启发。